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章 (第1/3页)
第九章 天骧游要出远门了。 即便是正值新婚燕尔,即便有百般的不情愿,但他没忘了他给吴越王的承诺尚未履行完毕。 毕竟吴越王是他能够娶得娇妻归的大功臣,他又素来重诺,想了想后还是决定先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再说吧。 出门在外他最不放心的自是家中娇妻,但又舍不得让她同行受旅途颠簸之苦,这小女人怕高又贫血,身子骨荏弱,从头到脚都是朵只能养在深闺里的小花,是以只好暂时将她独自留在家里。 其实原先他是劝月皎兮回娘家住的,但她说什么也不肯。 思想传统的她甚至还搬出了“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”古训,还有一点,她不想让外边的人藉此推论这对夫妻感情出了问题。 在两人争执了几天后,天骧游不得已地做了让步,因为他了解妻子外柔内刚的脾气。 与其让她敷衍地答应他,再在他走了后偷偷跑回来住,还不如一开始就顺着她,并帮她把该想好、该备好的事全都打理妥当,他也才好安心地出门。 于是他让翠儿搬过来,一来可以帮月皎兮打点生活所需,二来也好跟她做伴。 在这之前他始终没打算在家里添丫环仆佣,就是不想让外人打搅了两人蜜里调油的新婚日子,所以翠儿搬来暂住也只住到他回来为止。 此外,他还让四师弟天乐、五师弟天喜、六师弟天涯,每日轮班来帮爱妻递送生活所需,并看看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。 再加上屋外的桃花阵,那绝对足以将不会武的月皎兮给安全守护住,入阵的方法他只教给几个负责帮他照料爱妻的人,千方百计地将妻子可能会受到的打搅给减到了最低。 虽说一切都已安排妥当,但在临走前,天骧游还是依依不舍地提不起脚步离开。 最后还是让月皎兮给三催四请,才终于将她那不肯走的相公给赶上路。 为了这,天骧游还沉下脸了。 “干嘛?就那么盼着我走?” “不是盼而是…”每当他孩子脾气发作时,她倒得像个娘了“早点去才能早点回来嘛!” 想想也对,顶多是一、两个月的分离,就让他走得像个男子汉吧。 逼自己别再留恋,转身挥手,他酷酷地抛下话语“那我走了,乖乖待在家里等我回来。” “知道。”月皎兮被他有些负气的动作给逗笑了“放心吧,不待在家里我还能上哪去?” 妻子的语气听来正常如昔,终于放心了的天骧游,这回没再踌躇回头了。 而听来看来都没事的月皎兮,直至再也看不见丈夫身影后,这才终于忍不住地转身奔回小屋,趴在床上嘤嘤哭泣,方才为了要让丈夫安心离去的故作坚强,全都化作了一缸又一缸的眼泪了。 听见哭声,在灶房里忙着的翠儿跑来开心,却只在门外瞧了一会儿后无声离开。算了,小姐那种脾气劝了也没用的,还不如让她哭个过瘾。 月皎兮直至太阳西下时才终于止住了哭泣,顶着一双肿如桃核的眼睛,她让翠儿给劝到了饭厅,看见满桌子的热菜。 “我不想吃。”她用哭哑了的嗓子,摇头告诉翠儿。 “你不想吃,只想哭?”翠儿不由分说地将饭盛满,连同箸一块塞进月皎兮手里“小姐呀,你就算不为自己也为翠儿想想好吗?” “什么意思?”月皎兮不懂。 翠儿没好气的开口“姑爷从相府将翠儿调来帮忙时说了,一天赏一百两银子…”真是破天荒的大方呀!“但姑爷也说了,如果他回来时发现小姐变瘦了,他就要扣我工钱。” 既觉得好笑又觉得好奇,月皎兮问了:“怎么算?” “只要你少一两rou就扣我三十两工钱!” 闻言,那挂着一双核桃眼的月皎兮噗哧地笑了,按两计价?相公当这是上市集买猪rou呀? “只有小姐还笑得出来,翠儿都快哭了…” 翠儿嗔怨地觑了月皎兮一眼。 “原先我还当这回可赚翻了,但瞧你第一天就哭成这样,就怕等姑爷回来时我还得倒贴银子给他呢。你也知道姑爷脾气的,其它事情或许还有得商量,但在钱的方面,他可是半点便宜都不给人的,所以呢…” 她动手将一只鸡腿夹进月皎兮碗里,恳求的模样像是几乎要跪下了。 “好小姐呀,你就算可怜可怜翠儿,无论如何多多少少也要吃一点。” “你这丫头也是傻,他怎么说你就怎么信?他压根就没问过我有多重呢,到时候我跟你一块联手,随意唬弄他不就得了。” 所以拜托拜托还是别逼我吃了吧。 眼见小姐将碗箸放下,翠儿翻了翻白眼,又塞回月皎兮手里。 “小姐呀,翠儿一点也不傻的,这方法我也想过,可姑爷更精呢,他说他打小计算东西从没出过错,对于你呢,他向来都是用摸的,比秤子还要准确,上上下下有瘦没瘦他一摸就知道了,叫我可千万别存侥幸心理。” 听见这话,月皎兮小脸轰地一声着了火,赶紧低头埋进碗里,直至用膳完毕前都没敢再抬起了。 ********* 午后时分,已在绣棚前埋首了半天的月皎兮,终于停下手边工作。 她盯着搁在绣棚旁的初稿,轻轻吟念了起来。 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,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 没错,这就是她这幅“凤凰子飞”的主题,她想拿它作为丈夫远行归来的礼。 今儿个已是相公离家的第七天了,而她,也总算是凭借着思念及制作这幅绣品,来捱过了那最难捱的前七天了。 他一定会喜欢的! 月皎兮在心头窃喜地想,因为对自己的刺绣功夫很有信心。 她已在布上勾了方,也已按初稿配了色。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,因为一条绣线得由至少四十八根蚕丝线来纺成。 苏绣之所以能够做出维妙维肖的作品,析线和配色是其中很要紧的功夫,她必须不断地混合其它色线,以求捻纺出最贴近原色的绣线。 而那些看来好像是单色的部分,其实都融合了许多同色系的色层,形成层层堆累的效果。 通常一幅上等的苏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