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00章抱布贸丝 (第2/3页)
笑道:“长安公子是何等人物,老六再清楚不过。姑母不如叫老六过来问问便知。” “蜀王?” “当然是他,他们天天泡在一起,好得跟一个人一般,关系特别…好。”滕王这个大漏勺,禁不住要将蜀王与杨悦的关系讲得暧昧些。 “噢?快去把老六给我找来…”同安大长公主却没有明白滕王话中之意,更感兴趣于长安公子的故事。 … 杨悦却不知众人在谈论自己,两只眼睛盯向美女如云的厅中,看得目不睱给。 见杨悦不住盯着众美女,眼光转来转去。李治不由微微一笑,说道:“风流俊雅如公子者也爱美色乎?” 杨悦一愕,知道李治误会,暗暗好笑,摇头晃脑地说道:“‘食色性也’,孔圣人尚不远女色,更况我乎?” 李治笑着摇头道:“孔圣人怎会也是好色之人?柳下惠坐怀不乱岂非君子之行乎?” “孔圣人言道‘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’,可见孔圣人深知德与色之间的关系。” “什么关系?” “好色而无德乃兽,无色而好德乃是佛,好德而又好色才是人也。” 李治听了更加大大地摇头,笑道:“孔圣人这句话说的是,世人好德不象好色那般,如果好德如好色那样,世间必然大治。” 杨悦也大大地摇头:“好色乃是人之本能,好德乃是人之伦理,需要后天培养。这才是孔圣人的本意吧。难道公子不近女色乎?” 李治笑道:“发乎情止乎礼。君子好色也要合乎礼法也。” “发乎情止乎礼。君子好色必先有情才可也。” “有情?” “如果不是两情相悦,便是合于礼法,行敦伦之礼不过是出于繁殖之意,与牲畜何异?” “…”李治愕然,沉吟片刻,大大地点头“公子所言及是。如果不是自己喜爱的女子,的确没有什么意思…” … 二人低声谈笑,以为不会被人注意到。却不知满室皆紫衣玉带、袒胸曳袖,两个道士杂在其中反而十分显眼。 同安大长公主远远看到二人,诧异地问身边婢女:“那两个道长是何须人也。生得神清气秀,似是神仙一般,我怎么不记得有道士来请安…”吩咐婢女请二人过来相见。 见婢女相请。杨悦一愕,生怕露了痕迹,四下看去,见李愔却是恰好走到同安大长公主身边去,忙摇头不肯过去。 李治知她心意,也不欲让杨悦知道自己是谁,免得这个“萍水相逢”的朋友,以后说起话来反而不能通快,笑了笑自去回话。 李治这个“道士”走到同安大长公主身边,请过安,不待老公主相问,竟然走到同安大长公主耳边一番低语。惹得老公主一阵呵呵大笑。李愔、平阳长公主等人皆是纷纷吃惊,仔细看时认出是太子,也不由一齐大笑起来。 “我还说今日怎么不见九郎来,却原来是躲在一旁自己清静。” “郎君真是胡闹,怎么扮起了道士?” 同安大长公主、平阳长公主一齐笑道。 “我是陪了一个朋友来,他不识得我是谁,还请姑祖母、姑母千万别说破…”李治忙向两位公主施礼笑道。 “什么人?那个道士?他是何人?”众人诧道。 李治笑道:“这个,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,是一次在雪中偶然相遇,一起吃酒十分通快,是个极俊雅的人物…” “郎君怎会如此不小心?!”平阳长公主诧异地说道“万一遇到…” 李治知道平阳长公主是在担心自己安危,笑着摇了摇头:“姑母放心,不会有事儿。” “雪中相遇?”李愔回过头去,远远看到杨悦,心中一动,笑道“我过去看看。” 杨悦与李治二人为了不让人发现,一直坐在末席。距离首席较远,只见到李治上前请安,众人围着他说话,却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,只听到阵阵笑声,正在诧异李治不似是个风趣的人,竟然有本事引得众人大笑,看来定然是认得众人。不过她的确不想知道李治是谁,便自斟自饮不去猜侧,突见李愔向自己方向走来,吓了一跳。忙低下头假装出恭,走出了大厅。 杨悦瞥见李愔似是也追了出来,忙发足急走,往僻静处去。躲在殿外墙角的花树后面,见李愔追出殿来,四下里看不到人,又悻悻地回去,才放下心来。暗笑一声“好险”想了想,自己慌忙躲避,只怕李愔更加起疑,此时回大殿中只怕立时被他逮住,不如就此出府去。 正要起身往外走,突然听到断断续续几声丝竹,从身后传来。杨悦身后乃是一道墙,听那丝竹之声幽幽,似是有无限心事欲要倾诉一般。杨悦好奇心起,看了看身边的桂花树,她自小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