飘在大唐_第107章曲江流饮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07章曲江流饮下 (第2/3页)

式食庶几。’是说有德淑女嫁过来,男子心得安慰,欣喜不已,劝大家多饮几杯。这‘匪饥匪渴,式食式饮’,用的应该是这个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这最后四句,最为出彩。《东方之日》中有‘东方之日兮,彼姝者子,在我室兮,在我室兮,履我即兮,东方之月兮,彼姝者子,在我闼兮,在我闼兮,履我发兮’,意思是太阳从东方出来啊,美丽的娘子就在我的内房,悄悄伴我情意浓啊;月亮出自东方啊,美丽的娘子在我门旁,悄悄随我情意长…”

    …

    听着众口称赞,极尽溢美。杨悦不由暗暗摇头,古人真是食古不化。大概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多,所以才以引经据典为美。不过,想到后世那些绵羊体、梨花体等,又觉得还是古诗好些,虽然免不了要多吊些书袋,但总比“白开水”两句,便叫诗好多了。

    正想得出神间,却听刘洎言道:“圣人言道‘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’,公子的诗用典之妙,可谓妙不可言。只是如田状头这样的人才都不能全部理解,不免有些…哈哈。”

    刘洎一阵打哈哈,言下之意甚是明了。

    杨悦心中不由大骂:“这家伙可真不是东西”这老家伙逼着我作“阳春白雪”来难倒别人,现在却又用孔圣人的话,说我写的诗过于“文邹邹”暗示我的诗过犹不及,不是“君子”…

    不过,杨悦面上却是微微一笑,从容言道:“刘侍中所言极是。孔圣人的话自然不会有错。然而,在下对孔圣人这句话的理解却与刘侍中有些不同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长安公子有何不同?”

    “‘文’与‘质’的关系当然如圣人所言,‘文质彬彬’为最好不过。过简则流于粗野,过于华丽未免流于虚伪骄饰。不偏不移,不简不繁,中庸之道,才正是我儒学之道,某也如此认为。只是对于何为‘质’何为‘文’的理解有所不同。某以为‘简白’之文不一定便是粗野,而引经据典有时候也不一定便是华丽。”

    “哦,此话怎讲?”

    众进士、明经皆凝神细听。田备见刘洎为难杨悦,眼中微有得色。

    “比如,在下听过一首诗‘鹅鹅鹅,曲项向天歌,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’,这样的诗句,虽然基本上是用白话写出来,可谓是再简朴不过,但不见得便是粗野之作。”

    富嘉谟高声声援道:“公子所言极是。骆宾王这首诗,朗朗上口,质朴可爱,再佳不过。听说在婺州一带,传唱极盛,但凡有小儿处,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”

    听了二人一唱一和,不少人纷纷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刘洎一时无言相对,只好呵呵一笑,说道:“公子高才,见识果然非同一般。”

    杨师道见刘洎一直有意刁难杨悦,早看不过眼。又见杨悦机敏答对,心中对杨悦更加赞叹。看到刘洎无话可说,便打趣道:“刘侍中一向以机辩著称,今日可是找到了对手。只是今日是来宴饮,可不是来斗嘴。刘侍中不要只顾着说话,还是多吃几杯酒吧。”说着向众人举杯共饮。

    刘洎便顺杆爬下,笑道:“正是,正是。”

    众人大笑。当下祝酒对饮,听歌赏舞,去了些含沙射影、故意相难。一时间座中其乐融融起来。

    酒深杯醉之时,有人提议玩“曲水流觞”的游戏。

    古人风雅,于上巳节,三月初三日,向有“曲水流觞”的风俗。就是在弯弯曲曲的溪流之旁,把盛满了酒的觞放入水中,自上游浮水飘流而下。觞行到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,谁便饮酒,据说此法是用来去邪。后来却被文人改成游戏,即兴赋诗饮酒。如果有人作不出诗来,便要罚酒三觞。传说举世闻名的《兰亭集序》,便是在兰亭曲水流觞时,王羲之乘兴挥毫而作。

    众才子见说,高声响应。夜宴渐渐掀起高超…

    不知是谁又来提议,不作诗只联句。规则没什么高明之处,不过是一个人出句,把酒杯放到一只碟子里顺流旋转而下,停到谁面前,谁来对句。如果对不出来,便要罚酒三杯,对得出来,要重出一联。如此连绵接力。

    杨师道一向以诗才著称,又是宴会“主持人”被众人推举由他开始。

    杨师道便不客气,出了一联:“曲水通幽暗消魂,今宵登科”虽然十分应景,但是跟他的诗一样,有些不太正经。众人哄笑绝倒。

    戏笑声中,杯盘轻拨动,顺流而下…

    众美姬也参与进来,其间娇声燕语,击掌赞叹,觥筹交错好不热闹。众才子果然了得,一转下来,便得了不少佳句。

    乔知之的“笑看风雨后,无语问斜阳”宋令文回的是“杯向云雾间,有意邀明月”令人赞叹不已。其它如“泾渭分可清白立见”、“踏月成诗士子秀”、“飞鸟入林杜鹃啼”等等无一不佳。

    便是江夏王李道宗这个行军打仗的将军,也出了一聊“我醉轻狂谁与共,挑灯看剑”最是佳句。

    杨悦不由暗暗赞叹。

    对于对联粘句,杨悦也还算拿手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