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01章帝女 (第1/3页)
第101章 帝女 “圣上,圣上…”美妇人站起身来,带着惊恐与不安,慌乱地望向墙后的桂花树,连声喊道。不自主的抓紧李世民的手。 见美妇人受到惊吓,李世民忙将她揽到怀中,温言安抚。 “圣上,圣上…”美妇人挣扎着,想要从李世民怀中挣开,扑向院墙。 “我在这儿,表姊,朕在这儿?”李世民抱紧美妇人。 “不,是圣上,圣上!” 李世民一愕,似是明白了什么。 “我对不起圣上,圣上再也不肯理我…”美妇人倒在李世民怀中大哭起来。 “原来她喊的圣上并非是我。”李世民心中一暗,见怀中的美妇人又急又哭,几乎昏厥过去,叹一口气,将她抱起来,回房去了。 … “刚才是什么人在那儿?”李世民皱眉问道。 “回圣上,没发现有人。” “没有人?”李世民微微有点怒意“朕刚才明明看到有人在树上,怎会没有人?” “听说蜀王曾从那边匆匆走过。”卫士犹犹豫豫地说道。 “蜀王?不可能,朕连自己的儿子还能不认识,那人决非蜀王。” “跟蜀王一起的还有一个人。” “谁?” “长安公子。” “长安公子?”李世民纳闷地摇了摇头“朕虽然没见过他,但听说他不过一个弱冠少年,怎么可能满脸胡子?而且还是道士装束。” “道士?”平阳长公主立在一旁,心中咯噔一下,向李世民使了个眼色。 李世民会意,挥手让卫士退下。 “阿姊有话要说?” “皇弟刚才可是看到一个长须道士?” “正是。” “此人极有可能便是长安公子。” “长安公子?怎么可能?刚才表姊看到他,将他当成另外一个人才会吓到。” “什么人?” “只怕是炀帝。” “炀帝?”平阳长公主心下一惊,隐隐之中又豁然开朗,难怪她会不惜一切支持吴王,难道她是前隋炀帝之后?长安公子是杨夫人的义子,听说是杨夫人的内侄,看来其中定有文章。只是她会是谁的女儿?平阳长公主沉吟片刻,一时不知是否应该告诉李世民,进退维谷。 李世民见平阳长公主脸上乍惊,半晌不语,奇道:“阿姊想到什么?” 平阳长公主回过神来,平定一下情绪,摇头笑道:“看来这个道士定是长安公子无疑。” “阿姊怎会如此肯定?” “长安公子今日与太子一起来,太子跟她一样都装扮成了道士…”平阳长公主将刚才太子的话向李世民笑着说了一遍“太子并不知道她是谁,当她是个‘萍水相逢’的朋友。皇弟千万别向太子说破,否则太子定会不乐。” “真是孩子气。”李世民摇头笑了一下,又皱眉说道“长安公子到底何许人也,怎么会与炀帝如此相似?” “相似?她真的与炀帝长像相似?” “表姊应当不会认错。看到他,表姊吓了一跳…难道是隋帝之后?隋杨皇室还有男丁?杨政道已死,他又会是谁?” “男丁?”平阳长公主笑了起来“这个皇弟尽可放心,她不是男子。” “不是男子?怎么可能?”李世民讶道。 “她是女子,这个却是千真万确。据说是杨夫人的义女,是武家二娘。” “武二娘?写‘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’的武二娘?”李世民几乎惊的下巴有点合不笼。 平阳长公主点了点头,笑道:“我家二郎起初与她多有误会…” “这个我到是听说过。”李世民又惊又喜地问道“她当真是女子?” “不会有错,在长广公主府上,我曾亲自问过。” “原来是个奇女子。到是与阿姊有一拼。” 平阳长公主笑着点头:“这丫头的确招人喜欢。” “雉奴当日还曾为她解除误会,早就认识她,却还不知道。见到武二娘的诗,我曾想诏她入侍东宫,雉奴却一力推托,如果知道是她,一定会十分高兴。”李世民喜道。 平阳长公主心中暗暗骇了一跳,忙道:“不可。” “为何?”李世民愕然地说道。 平阳长公主略一沉吟:“武二娘怎么说也是武大叔的女儿,武大叔与父皇关系极好。她的女儿与我等平辈,嫁于太子似是不妥。” 李世民见她说的极为牵强,摇了摇头笑道:“武大叔虽然与父皇平辈,但并非姻亲,不是平辈却也没什么关系。” 古人也限制“近亲结婚”唐律明令“亲属不得为婚”不过它的目的不是为了“基因”优生,而是因为要维护长幼有序,不得乱了辈份。因而只限制不同辈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